云顶国际8588yd-云顶集团7610官方网站>组词>史组词>

史组词|一年级史组词有哪些-云顶国际8588yd

组词

轻松自动在线组词

史的组词

史字开头的组词

  • 1、:乘,春秋时晋国史书的名称。后用史乘泛指史籍。
  • 2、:(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3、:修史的才能。
  • 4、:即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故称。
  • 5、:(1)历史记载;史书
  • 6、:即皇史宬。古代的档案馆。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 7、:《史籀篇》的省称。相传为周代教学童识字的字书。
  • 8、:(1)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
  • 9、:(1)历史上的事实
  • 10、:史馆修撰的省称。
  • 11、:史册;历史。
  • 12、:附在史传后面的评语。
  • 13、:摘抄一史或合抄众史的书籍。《宋史.艺文志》始有'史钞'一门。有专抄一史者,如《汉书钞》﹑《晋书钞》之类;有合抄众史者,如《正史削繁》﹑《新旧唐书合钞》之类。此类史书,博取约存,对读者有一定的方便。
  • 14、:(1)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15、:(1)叙述重大历史事件或英雄传说的长诗
  • 16、:历史记载的代称。指史册。 指修史之笔。 指执史笔之人,史官。 史家记叙史实的笔法。
  • 17、:史官。
  • 18、:指苍颉。传说最早发明文字的人。
  • 19、:1.史书的体例。2.历史的事例。
  • 20、:古代法官的别称。
  • 21、:史书中遗漏的事实。
  • 22、:(1)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 23、:历史的文字记录。
  • 24、:研读史书的日课。
  • 25、:(1)历史文化遗迹
  • 26、:即史馆。
  • 27、:修史的见识。
  • 28、: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是评论史事方面的专着;刘知几《史通》和章学诚《文史通义》则多载对史书的评论。旧时图书史部分类中辟有'史评'专目。
  • 29、:唐代科举考试科目之一。
  • 30、:掌管文书的小吏。
  • 31、:史官;史官的职务。
  • 32、:有关历史的翰墨文章。
  • 33、:(1)记载史事的典籍
  • 34、:即史馆。
  • 35、:因修史而召致的祸事。
  • 36、:(1)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
  • 37、:即史馆。
  • 38、:历史功绩。
  • 39、: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
  • 40、:泛称史籍。《史记》与《资治通鉴》为我国史书代表著作,故用二者为我国史籍的代称。
  • 41、:史家;史官。
  • 42、:祝史和巫觋。古代司祭祀﹑事鬼神的人。
  • 43、:史册,史书。
  • 44、:1.指因修史而周纳成的狱案。《痛史》有《庄氏史案》。2.历史定论。
  • 45、:即史馆。
  • 46、:汉司马迁的别称。司马迁为太史令﹑掌修史,故称。
  • 47、:史书的编写体裁。我国过去的史书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体裁。
  • 48、: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史,通"使"。
  • 49、:(1)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
  • 50、:指史家守正不阿的品德。
  • 51、:修史的功业。
  • 52、:历史文献。
  • 53、:(1)旧时主持编纂国史的机构
  • 54、:1.史官或历史学家。2.史书流派。
  • 55、:汉司马迁之父谈的别称。谈官太史令,故称。
  • 56、:指无史才而只重视文字形式的人。
  • 57、:历史剧。以历史为题材的戏剧。
  • 58、:(1)对某件史事或事物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写成的作品(多用作书名),如《淮海战役史话》、《辞书史话》
  • 59、:未经最终定稿的历史著作。如《清史稿》。
  • 60、:后汉少帝刘辩的初称。
  • 61、: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中第二大类的名称。又称乙部。
  • 62、:1.亦作"史谍"。2.犹史册。
  • 63、:修史的法则。
  • 64、:著作佐郎的别称。南朝宋以后设著作佐郎,参与修史,故称。
  • 65、:(1)历史上的事情
  • 66、:指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对这一阶段的历史称史前史,研究史前史的学科称史前学。
  • 67、:1.亦作"史谍"。2.犹史册。
  • 68、:《史记》《汉书》的并称。
  • 69、:汉代大史学家太史公司马迁和班固的并称。
  • 70、:谓史事的裁断能力。
  • 71、:史书。
  • 72、:(1)史籍
  • 73、:(1)评论历史的著作
  • 74、:历史上称作。
  • 75、:(1)摘录史书编成的书
  • 76、:东汉碑刻,隶书,汉灵帝·建宁二年立。碑在今山东·曲阜·孔庙内。此碑两面刻,故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后碑全称“鲁相史晨飨孔庙碑”。书法古朴厚实,端庄遒劲,为汉隶名碑。
  • 77、:史书上阙而不书或已脱漏的文字。语出《论语.卫灵公》:"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古之良史于书字有疑则阙之以待能者。"
  • 78、:指史籍。
  • 79、:中草药名。即使君子。史,通"使"。
  • 80、: 研究《史记》的学问。

史字中间的组词

  • 1、:原称连四纸、绵连四纸,后讹称连史纸。产于江西、福建等省。原料用竹。纸质细,色白,经久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书画、扇面等多用之。
  • 2、:明代皇家档案馆。在今北京南池子大街。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为砖石仿木结构。
  • 3、:指以史实或历史故事为题材的戏剧。如郭沫若的《蔡文姬》、曹禺的《王昭君》等。
  • 4、: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那忠。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 5、:汉·司马谈为太史令,子迁继之,《史记》中皆称“太史公”。其说不一:
  • 6、:宋代的行政区划之一,亦为统辖该州之职官名。
  • 7、: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德颉利发。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 8、:南唐改中书省、门下省为“内史府”。
  • 9、:史官。
  • 10、:金·元好问之亭名。
  • 11、:即太史。原为史官﹐兼掌星历﹐魏晋以后﹐专掌星历占候。
  • 12、:隋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
  • 13、:编纂国史的机构。
  • 14、: 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叫史学。
  • 15、:唐·颜真卿故事。
  • 16、:《后汉书•桓典传》:“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后用为御史典故。
  • 17、:西方美术史中“历史画”的概念已不仅仅指那些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还包括宗教和神话故事。
  • 18、:亦作“御史床”。相传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昇明三年,萧子良为会稽太守,郡阁下犹见此床。其地遂成名胜。
  • 19、:1.古代史官名。着《青史子》五十七篇。2.泛指史官。
  • 20、:即讲史。
  • 2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崔杼弑其君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
  • 22、:(1)中国古代监察官署名称,又名“宪台”
  • 23、:(1)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一书中的自称。《聊斋志异》里记有许多怪异的事,不同于正史,故称之为异史
  • 24、:指唐·贞元中宫中御史娘子田顺郎,以善歌闻。后亦用为曲名。
  • 25、:(1)官名。掌管天文历算等
  • 26、:1.装经籍﹑史书的箱子。比喻博通经史的人。
  • 27、: 感性的自然物没有历史性,是因为时间不属于它的本质规定。时间对于自然物是自身独立的。但人的本质属性不是来自外部“命运”的赋形或去形,而必须自己形成自己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的自我生成,使人的时间性即构成为人之存在的本质方式。人之作为人的生活,即是一种自我生成的命运。作为事物存在之外再得测量尺度的时间性,并不是该事物的历史性。当且仅当事物本身作为命运生成之过程时,它的时间性就是它的历史性。
  • 28、:亦作“御史床”。相传汉末虞翻为孙策所重,设此床以表贤。
  • 29、:表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物或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词。如“御史”、“四望车”、“腰斩”等。这些语词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
  • 30、: 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记史大夫南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 31、:咏史诗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是以历史为客体来抒写主体情志的诗歌。
  • 32、: 关於掌治京师的内史职务的各种法律规定。
  • 33、:唐代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公元755年冬,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攻占洛阳,次年称帝,入长安,并遣部将史思明占河北广大地区。玄宗逃往四川,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帝位。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唐将郭子仪等收复长安、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称燕帝,克洛阳,不久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唐军屡败叛军,763年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七年的叛乱被平息,唐朝由此转衰。
  • 34、:小说的一种。描写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再现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必须有一定历史依据。
  • 35、: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36、:历史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产生的一种科学哲学思潮,60年代后逐渐开始流行。
  • 37、: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
  • 38、:(1)元朝中央设御史台,掌纠查百官善恶、政治得失。各重要地区设行御史台,以监察诸省
  • 39、:官名。
  • 40、:表示历史上存在过的事物或现象而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词。如“御史”、“四望车”、“腰斩”等。这些语词只在叙述历史时使用。
  • 41、:一种以木材原料为主,和以稻草等造成的纸。质地细嫩洁白,用于印刷及书写。较重者称"海月"。参见"连史纸"。
  • 42、:“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即“历史唯心主义”。
  • 43、:官名。
  • 44、:意思是指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
  • 45、:“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简称。即“历史唯物主义”(88页)。
  • 46、:以古代的人、事作为当今人、事的借镜。
  • 47、: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 48、: 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 49、: 历史沿革指的是涉及政治活动规律和政治思想发展变化的重要节点,重点是说明这些节点的关系,包括形成原因、相互影响、实际作用、历史和现实意义,根本中改革开放对企业发展的基本利益出发,突现了历史革命,简称历史沿革!
  • 50、: 历史观念亦可称之为历史观,是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般看法。
  • 51、:王维写的一首诗,体裁:七言律诗。
  • 52、:青史不泯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īngshǐbùmǐn。
  • 53、:指以撰写历史著作为职业或对历史学的创立、发展与应用付出努力的知识分子。以历史为自己学术研究对象的人群,一般都是指在该领域颇有威望的人士。历史学家包括历史记录的编撰者和历史材料的研究者。
  • 54、:(1)相传是希腊公元前九世纪到前八世纪的盲人诗人,著名的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是他所作,口传于世,后经民间流浪歌手整理加工而成书
  • 55、: 名字记录在史册之中。
  • 56、: 中国会计史有两种定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阐述中国会计发展过程,探讨中国会计发展规律的专业历史学科,全称“中国会计史学”。
  • 57、: 在所知的历史中有些时间断没有历史记载或记载很模糊。
  • 58、:即历史(或者说社会)的发展趋势。
  • 59、: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作为统治者要敬民、重民、爱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自我约束,修善德行。
  • 60、:即历史法则,即相信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像自然界那样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变化轨迹。
  • 61、:评价píngjià 评估价值评价过低评价历史人物 对人或事物所评定的价值
  • 62、: 有历史可以考证。
  • 63、:《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

史字结尾的组词

  • 1、:(1)古代官名,自汉设立本为监察郡县的官员,宋元以后沿用为一州长官的别称
  • 2、:1. 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 沿革,来历。 3. 过去的事实。
  • 3、:《后汉书》的别称。因撰写者是南朝宋范晔,故有此称。
  • 4、:(1)丑恶的历史(多指个人的)
  • 5、:亦作'侍使'。古代没入官府为奴的罪犯家属中,以年少较有才智的女子为侍史。 古时侍奉左右﹑掌管文书的人员。
  • 6、:官名。
  • 7、: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与正史有别。
  • 8、:(1)政党的历史
  • 9、:有德行之人的言行记录。
  • 10、:郡国驻京邸的记事官。
  • 11、:官名。汉代官署中属吏之一。
  • 12、:旧时指直书统治者过﹑罪的史书。
  • 13、:曾参和史鳅的并称。古代视为仁与义的典型人物。
  • 14、:即从吏。
  • 15、:即仓颉。传说为黄帝时史官,故称。
  • 16、:指典籍史书。
  • 17、:1.指《汉书》。因《汉书》为班固所作,故称。
  • 18、:(1)官名。秦置。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属官均设长史,后历代相沿
  • 19、:古代女官名。以知书妇女充任。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等事。或为世妇下属,掌管书写文件等事。对知识妇女的美称。古星名。
  • 20、:1.佛教的历史。
  • 21、:(1)指官修的纪传体史书,如《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
  • 22、:(1)家庭的历史
  • 23、:(1)村庄的历史
  • 24、:惨痛的历史。
  • 25、:'柱下史'的省称。 代指老子。 指御史。 亦借指侍郎等朝官。 星名。
  • 26、:辉映于史册。
  • 27、:(1)诗歌发展的历史 (2)指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如杜甫的诗歌
  • 28、:(1)指对各个时期史实连贯叙述的史书
  • 29、:彤史,古代宫中女官名。掌记宫闱起居等事。
  • 30、:1.歪曲历史本来面目的史书。2.不光彩的生活史。
  • 31、:(1)不属于纪传体、编年体,记载一代或历代史实的史书
  • 32、:唐末至宋盛行针刺之俗﹐市井无赖有在己身刺生平经历等者﹐号为"针史"。
  • 33、:1.汉宣帝时外戚许伯和史高的并称。《汉书.盖宽饶传》﹕"上无许史之属﹐下无金张之托。"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许伯﹐宣帝皇后父。史高﹐宣帝外家也。"后借指权门贵戚。2.本指晋道士许逊。后亦泛指道士。
  • 34、:(1)指旧时私家编撰的史书
  • 35、:犹言全史。
  • 36、:皇家的史书。
  • 37、:(1)工厂的发展史
  • 38、:丞及史。秦汉时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助理官。汉时,丞相有两长史,御史有两丞,合称丞史。太守以下的郡丞﹑长史等佐官,亦总称丞史。
  • 39、:1.指历代史书。2.即《魏书》。
  • 40、: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外的史事。
  • 41、:古时管理财货文书出纳的小吏。《周礼.天官.序官》:"府六人,史十有二人。"郑玄注:"府,治藏;史,掌书者。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
  • 42、:指《东观汉记》。亦泛指汉代史书。
  • 43、:指《春秋》。
  • 44、:唐安禄山﹑史思明的并称。两人为发动安史之乱的首领。
  • 45、:(1)旧指未向世人公开的内部秘密历史,也指对个人私生活的记叙,多是统治阶级腐朽的生活
  • 46、:关于专门学科的历史。如:哲学史﹑经济史﹑文学史﹑美术史等。
  • 47、:1.传说中黄帝的四个史官,指沮诵、苍颉、隶首、孔甲四人。 2.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前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晋陈寿的《三国志》,合称为「四史」。
  • 48、:以史事为题材创作诗歌。
  • 49、:复姓。
  • 50、:1.指职掌章表书牍的吏员。
  • 51、:春秋时齐国的史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后因以为直书史实的良史典型。 复姓。见《通志略.氏族四》。
  • 52、:编纂国史。
  • 53、:原称连四纸、绵连四纸,后讹称连史。产于江西、福建等省。原料用竹。纸质细,色白,经久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书画、扇面等多用之。
  • 54、:指称霸一方的国家的历史﹔僭伪之国的历史。
  • 55、:1.左史与右史。2.太史与国史。自东汉,史官与历官始分为二职,以后历代相沿,惟辽设国史馆,合二职为一。
  • 56、:1.鲁国的历史记载;鲁国历史。2.指《春秋》。
  • 57、:1.《史记.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为春秋鲁史官,曾为鲁国史书《春秋》作传,世称《左氏传》。后因以"盲史"作为左丘明的代称。
  • 58、: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唐开元以后,因《东观汉记》失传,乃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为三史。见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三史》。
  • 59、:1.官名。西周始置,协助天子管理爵﹑禄﹑废﹑置等政务。春秋时沿置。见《周礼.春官.内史》。2.官名。秦官,掌治理京师。汉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3.官名。西汉初,诸侯王国置内史,掌民政。历代沿置,隋始废。4.官名。隋文帝改中书省为内史省,置内史监﹑令各一员。隋炀帝改为内书省。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后亦用以称中书省的官员。5.古政区名。秦代京畿附近由内史治理,即以官名为名,不称郡。治所在咸阳(今咸阳市东北)。辖境相当今陕西关中平原。汉景帝时分左﹑右内史。武帝时又分左﹑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郡的政区,合称"三辅"。6.复姓。周内史叔兴的后代,以官为氏。见《通志.氏族略四》引汉应劭《风俗通》。
  • 60、:文书记事。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
  • 61、:1.古代史官名。2.唐以后为中书省起居舍人的别称。3.复姓。
  • 62、:1.守卫宫门的官吏。
  • 63、:谓炫耀史才。
  • 64、:1.祝官﹑史官的合称。2.司祭祀之官。
  • 65、:1.官名。周代史官有左史﹑右史之分。左史记行动,右史记言语。见《礼记.玉藻》。一曰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见《汉书.艺文志》。唐宋曾以门下省之起居郎﹑中书省之起居舍人为左﹑右史,分别主记事与记言。2.复姓。楚有左史倚相。见《国语.楚语》。
  • 66、:乐师与史官的并称。 说书的瞎子。
  • 67、:原指当代人修纂的本朝实录和本朝历史,后泛指一个朝代的历史。国之史官。
  • 68、:古代从事求神占卜等活动的人叫'巫'﹑掌管天文﹑星象﹑历数﹑史册的人叫'史'。这些职务最初往往由一人兼任,统称'巫史'。
  • 69、:古代刑官下属主管文书的小吏。
  • 70、:(1)患者本次患病的原因、症状等及历次所患疾病及治疗情况
  • 71、:廷尉的属吏,掌书记。
  • 72、:1.指前朝的历史。2.谓根据轶闻编成的史书,所记多为正史所不载。
  • 73、:1.正史以外的历史记载。
  • 74、:1.周代的史籍。2.周代的史官。特指老子,因其曾为周之守藏史﹑柱下史。
  • 75、:民众的历史。
  • 76、:1.对人有溢美之辞的史传。
  • 77、: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
  • 78、:以历史为借鉴。
  • 79、:指汉张衡所制漏刻仪上的铜制仙人像。 借指漏刻铜壶。
  • 80、:指有所袒护多作谀辞的历史记载。
  • 81、:(1)古时用竹简记事,所以后人称史籍为青史
  • 82、:1.亦作"污史"。2.污秽的史实。
  • 83、:决狱的官。
  • 84、:1.谓以词曲写成的史书。2.妓女的雅称。
  • 85、:官名。汉代兰台尚书属官,居郎之下,掌文书事务,历代因之。隋唐以后,成为三省﹑六部及御史台低级事务员之称,位卑秩下,不参官品。至明代遂废。见《通典.职官四》。 宋元以来官府中胥吏的通称。
  • 86、:古代传说中善吹箫的人。
  • 87、:诸侯掌典礼之官。
  • 88、:1.犹画师。
  • 89、:1.仆隶。
  • 90、:(1)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形容悲壮的历史
  • 91、:掌春事之吏。
  • 92、:优秀的史官。指能秉笔直书﹑记事信而有征者。 指信实之史书。
  • 93、: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
  • 94、:1.亦作"士史"。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2.兵众,军队。
  • 95、:(1)正史以外的历史记载;散失的史事
  • 96、:《周礼.地官.叙官》:"鼓人,中士六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后以"鼓史"指掌鼓的官吏。
  • 97、:1.指《史记》。2.从前的史籍。
  • 98、:1.主管官吏。2.官名。元始置﹐明清沿置﹐为知县下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如无县丞﹑主簿﹐则典史兼领其职。
  • 99、:(1)诗歌发展的历史 (2)指反映一个时代的面貌、具有历史意义的诗歌,如杜甫的诗歌
  • 100、:传说中人物名。相传为春秋秦穆公时人,善吹萧,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萧史日教弄玉吹萧作凤鸣,后凤凰来集其屋。穆公筑凤台,使萧史夫妇居其上,数年后,皆随凤凰飞去。见汉刘向《列仙传》。 借指情郎。
组词大全为您提供史组词,史的组词,史字怎么组词,史字能组哪些词语,找到用史字组词的组词,其中史字在开头的组词有80个,史字在中间的组词有63个,史字在结尾的组词有100个。
  • 拼音shǐ
  • 注音ㄕ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kqi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古官名。职别各异史,记事者也。——《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矧大史友内史友。——《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用史巫纷若。——《易·巽》辞多则史。——《礼记·聘礼记》史载笔。——《礼记·曲礼》史狐书贼。——《谷梁传·宣公二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殷代为驻守于外的武官。卜辞:“在北史其获羌。”在王左右的史官,担任祭祀、星历、卜筮、记事等职迁有良史之才。——《汉书·司马迁传赞》又如:史巫(祝史和巫觋);史氏(史家;史官);史臣(史官);史职(史官的职务);史家(史官或历史学家);史胥(掌管文书的小吏)太史令的简称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后汉书·张衡传》史册,历史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经史多所涉猎。——明·顾炎武《复庵记》又如:史鉴(历史书);史文(历史文献);史绩(历史功绩);史录(历史的文字纪录)古代官府的佐吏或佐之史。——《诗·小雅·宾之初筵》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列经、史、子、集四库。——《新唐书·艺文志》画师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庄子》姓

s开头的拼音

s

别人正在查的组词

最近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