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工具全集 诗词查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云顶国际8588yd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解

1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2
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3
唯见:只看见。
4
天际流:天边,天边的尽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背景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别友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美景令人悦目,送别却令人伤怀,以景见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达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艺术效果。

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广陵,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烟花三月下扬州”,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三月是烟花之时,而开元时代繁华的长江下游,又正是烟花之地。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李白渴望去扬州之情溢于言表。

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唯见长江天际流”,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

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百度百科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更多

(共1617首诗)
  •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查看译文
  •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查看译文
  •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查看译文
  • 《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查看译文
  • 〔唐代〕
    轩后红炉独铸成,藓痕磨落月轮呈。
    万般物象皆能鉴,一个人心不可明。
    匣内乍开鸾凤活,台前高挂鬼神惊。
    百年肝胆堪将比,只怕看频素发生。
  • 〔唐代〕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
  • 刘希夷〔唐代〕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
    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
    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
    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
  • 白居易〔唐代〕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顺山。
    去山四五里,先闻水潺湲。
    自兹舍车马,始涉蓝溪湾。
    手拄青竹杖,足蹋白石滩。
    渐怪耳目旷,不闻人世喧。
    山下望山上,初疑不可攀。
    谁知中有路,盘折通岩巅。
    一息幡竿下,再休石龛边。
    龛间长丈余,门户无扃关。
    俯窥不见人,石发垂若鬟。
    惊出白蝙蝠,双飞如雪翻。
    回首寺门望,青崖夹朱轩。
    如擘山腹开,置寺于其间。
    入门无平地,地窄虚空宽。
    房廊与台殿,高下随峰峦。
    岩崿无撮土,树木多瘦坚。
    根株抱石长,屈曲虫蛇蟠。
    松桂乱无行,四时郁芊芊。
    枝梢袅清吹,韵若风中弦。
    日月光不透,绿阴相交延。
    幽鸟时一声,闻之似寒蝉。
    首憩宾位亭,就坐未及安。
    须臾开北户,万里明豁然。
    拂檐虹霏微,绕栋云回旋。
    赤日间白雨,阴晴同一川。
    野绿簇草树,眼界吞秦原。
    渭水细不见,汉陵小于拳。
    却顾来时路,萦纡映朱栏。
    历历上山人,一一遥可观。
    前对多宝塔,风铎鸣四端。
    栾栌与户牖,恰恰金碧繁。
    云昔迦叶佛,此地坐涅槃。
    至今铁钵在,当底手迹穿。
    西开玉像殿,白佛森比肩。
    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叠霜为袈裟,贯雹为华鬘。
    逼观疑鬼功,其迹非雕镌。
    次登观音堂,未到闻栴檀。
    上阶脱双履,敛足升净筵。
    六楹排玉镜,四座敷金钿。
    黑夜自光明,不待灯烛燃。
    众宝互低昂,碧佩珊瑚幡。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点缀佛髻上,合为七宝冠。
    双瓶白琉璃,色若秋水寒。
    隔瓶见舍利,圆转如金丹。
    玉笛何代物?
    天人施祗园。
    吹如秋鹤声,可以降灵仙。
    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宝堂豁三门,金魄当其前。
    月与宝相射,晶光争鲜妍。
    照人心骨冷,竟夕不欲眠。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
    林幽不逢人,寒蝶飞翾翾。
    山果不识名,离离夹道蕃。
    足以疗饥乏,摘尝味甘酸。
    道南蓝谷神,紫伞白纸钱。
    若岁有水旱,诏使修苹蘩。
    以地清净故,献奠无荤膻。
    危石叠四五,磊嵬欹且刓。
    造物者何意,堆在岩东偏。
    冷滑无人迹,苔点如花笺。
    我来登上头,下临不测渊。
    目眩手足掉,不敢低头看。
    风从石下生,薄人而上抟。
    衣服似羽翮,开张欲飞骞。
    岌岌三面峰,峰尖刀剑攒。
    往往白云过,决开露青天。
    西北日落时,夕晖红团团。
    千里翠屏外,走下丹砂丸。
    东南月上时,夜气青漫漫。
    百丈碧潭底,写出黄金盘。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
    周回绕山转,下视如青环。
    或铺为慢流,或激为奔湍。
    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侧身入其中,悬磴尤险难。
    扪萝踏樛木,下逐饮涧猿。
    雪迸起白鹭,锦跳惊红鳣。
    歇定方盥漱,濯去支体烦。
    浅深皆洞彻,可照脑与肝。
    但爱清见底,欲寻不知源。
    东崖饶怪石,积甃苍琅玕。
    温润发于外,其间韫玙璠。
    卞和死已久,良玉多弃捐。
    或时泄光彩,夜与星月连。
    中顶最高峰,拄天青玉竿。
    (炯左换鼠)(鼠令)上不得,岂我能攀援。
    上有白莲池,素葩覆清澜。
    闻名不可到,处所非人寰。
    又有一片石,大如方尺砖。
    插在半壁上,其下万仞悬。
    云有过去师,坐得无生禅。
    号为定心石,长老世相传。
    却上谒仙祠,蔓草生绵绵。
    昔闻王氏子,羽化升上玄。
    其西晒药台,犹对芝术田。
    时复明月夜,上闻黄鹤言。
    回寻画龙堂,二叟鬓发斑。
    想见听法时,欢喜礼印坛。
    复归泉窟下,化作龙蜿蜒。
    阶前石孔在,欲雨生白烟。
    往有写经僧,身静心精专。
    感彼云外鸽,群飞千翩翩。
    来添砚中水,去吸岩底泉。
    一日三往复,时节长不愆。
    经成号圣僧,弟子名杨难。
    诵此莲花偈,数满百亿千。
    身坏口不坏,舌根如红莲。
    颅骨今不见,石函尚存焉。
    粉壁有吴画,笔彩依旧鲜。
    素屏有褚书,墨色如新干。
    灵境与异迹,周览无不殚。
    一游五昼夜,欲返仍盘桓。
    我本山中人,误为时网牵。
    牵率使读书,推挽令效官。
    既登文字科,又忝谏诤员。
    拙直不合时,无益同素餐。
    以此自惭惕,戚戚常寡欢。
    无成心力尽,未老形骸残。
    今来脱簪组,始觉离忧患。
    及为山水游,弥得纵疏顽。
    野糜断羁绊,行走无拘挛。
    池鱼放入海,一往何时还。
    身著居士衣,手把南华篇。
    终来此山住,永谢区中缘。
    我今四十余,从此终身闲。
    若以七十期,犹得三十年。

  • 许浑〔唐代〕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
    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
    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古诗大全

别人正在查

https://www.hao86.com/shici_view_998b8643ac998b86/

合作qq:564591      联系邮箱:kefu@hao86.com

取消
网站地图